当前位置:首页 >

“谐音梗”让政务服务亲民接地气

来源:兵团日报时间:2021-03-20 10:15:46 作者: 编辑:韩晓怡 责任编辑:杨波

“谐音梗”让政务服务亲民接地气

江 文

把地名和政务服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,既表达出“指尖上的政务服务”对接民众需求的决心,也拉近了政务服务与当地老百姓之间的距离,传递了政务平台亲民便民的定位和宗旨,这样的政务服务自然让人期待。

“粤省事”“浙里办”“苏服办”“渝快办”……从南方到北方,各地政务服务平台的“大名”特色鲜明,动感十足。在接地气的“谐音”取名背后,老百姓更欢迎的是政府部门实在暖心的服务。

这几天,很多省市政务服务平台的名字走红网络,原因是每个名字里都夹带一个独具地方特色的“谐音梗”。比如,江苏的“苏服办”、江西的“赣服通”、广西的“壮掌柜”、湖北的“鄂汇办”、重庆的“渝快办”、湖南的“新湘事成”、内蒙古的“蒙速办”、贵州的“贵人服务”……这些“谐音”名字不仅有趣好记,更让大家感受到了政府部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颗心。

政务号名字玩“谐音梗”,彰显“官念”的转变。过去,政务服务虽然也是服务,但在很多人心目中,政务服务和社会上一般人了解的服务有着很大的区别。一些窗口工作人员总认为自己是“官”,高人一等,于是他们在服务群众的时候总是高高在上。近年来,随着党风政风的转变,政务服务发生了巨大变化,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形成的行政审批、公共服务等政府服务事项高高在上的“管理”,变成了想群众之所想、急群众之所急的贴心“服务”。地方政府政务号名字玩“谐音梗”,彰显的就是这种“官念”的转变。

政务号名字玩“谐音梗”,是亲民的一大步。谐音自古以来就有诸多妙用,用谐音来进行宣传的广告更是数不胜数。政务号作为一种服务群众的新生事物,要保证在极短的时间里被大众接受,就必须与时俱进,重视用户思维和互联网思维。“谐音梗”的政务号上线,就是这种思维的体现。河南的“豫事办”,遇到事情就办;郑州的“郑好办”,正好办了,而且真好办;吉林的“吉事办”,及时办……老百姓读到这样的“谐音梗”,不但倍感亲切、容易记住,而且对其内在服务充满信心。我们兵团的政务号是不是也可以做一些类似的尝试,比如可以叫“一兵办”,谐音就是“一并办”,寓意也很不错。

政务号名字玩“谐音梗”,是接地气的一种表现。老百姓经常说人如其名,政府服务怎么样,政务号的名字相当关键,“渝快办”“津心办”等政务号,把地名和政务服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,既表达出“指尖上的政务服务”对接民众需求的决心,也拉近了政务服务与当地老百姓之间的距离,传递了政务平台亲民便民的定位和宗旨,这样的政务服务自然让人期待。

兵团相关单位网站
全国地方文明网站
重点网站
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
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
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-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:65120189901
举报电话:0991-2688101 举报邮箱:415458656@qq.com

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