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

可爱的兵团 | 兵出南泥湾之后,八路军的三五九旅去哪里了?

来源:胡杨网时间:2023-01-15 15:56:16 作者: 编辑:曹强 责任编辑:钟新

可爱的兵团 | 兵出南泥湾之后,八路军的三五九旅去哪里了?

简介:

兵出南泥湾之后,八路军的三五九旅去哪里了?他们去了新疆,屯垦在边关。

如今这支赫赫有名的部队,由一个旅发展成了兵团的3个师——四师、一师、十四师。四师,也就是三五九旅的七一七团,师部在可克达拉市。一师,曾经的七一八团,驻扎在阿拉尔市。十四师,也就是七一九团,师部在昆玉市。这3个师现在分布在天山南北,大漠北南。

一位老连长说,我们的兄弟团七一九团1800名官兵徒步横穿了“死亡之海”,胜利解放和田。他一手指着北边的天山,一手指着南边的昆仑山,岔开双腿站在塔里木河畔,站成了一个大字。那是一个大写的人字。七一七团在北,七一九团在南,七一八团居中,我们三五九旅共同守卫着祖国的西大门。

据史料记载,1949年2月1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统一编制,西北野战军改称第一野战军,三五九旅改编为第一野战军二军第五师,三五九旅的七一七团、七一八团、七一九团分别改编为步兵五师的十三、十四、十五团。当时,七一八团驻防阿克苏,七一九团徒步穿越了塔克拉玛干驻防和田,七一七团翻越了天山冰达坂到达了伊犁。

七一七团到达伊犁是在1951年,除第三营留守库车外,团机关和第二营由团长率领,从阿克苏、温宿、库车出发,翻越冰达坂,取捷径直插北疆伊犁地区,与先期到达的一营会合。七一七团到达伊犁后,于1953年又改编为农四师十团,1969年改称七十二团,团部在新源县的肖尔布拉克。

三五九旅,翻越冰达坂,穿越大沙漠,最后把自己摆在了天山南北,大漠北南。一支战功赫赫的部队,新中国成立后,没有去论功行赏,却在中国大西北最艰苦的地方扎下了根,献出了青春献子孙。(文案改编自张者《大写的兵团人》)

总策划:钟 新

策 划:麻 可

动画制作:魏玉、卢艺文

出 品:新疆兵团胡杨网站(“学习强国”新疆兵团学习平台编辑部)

文字来源:《大写的兵团人》

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
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
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-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:65120189901
举报电话:0991-2688101 举报邮箱:415458656@qq.com

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